“嫦娥石”贺中秋: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月球上有新矿物
中秋佳节(9月10日)来临之际,据9月9日国家航天局、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北京发布的信息,中国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存在有一种新矿物,并将其命名为“嫦娥石”[英文, Changesite-(Y)]。
这是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科研人员通过X射线衍射、扫描电镜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,从微量月球土壤样品颗粒中分辨出一颗粒径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,并解析给出了其晶体结构(图)。“嫦娥石”是一种磷酸盐矿物,呈柱状晶体,存在于月球玄武岩颗粒中。 经国际矿物学会(IMA)新矿物分类及命名委员会(CNMNC)审核和投票通过,确认“嫦娥石”是一种新矿物。“嫦娥石”是除“广寒宫”、“织女”、“河鼓”等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外,月球科学探索中的又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称,再次展示了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融合的中国式浪漫 。
这是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科学成果,也是航天与矿物学等跨行业、跨专业合作取得的成就。据称该矿物是人类发现的月球上的第六种新矿物。这我国科研人员首次提出发现月球有新矿物,此成果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发现月球上新矿物的国家。前沿基础科学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,基础研究一旦产生成果,那很有可能就是颠覆性的、革命性的。月球样品研究,是典型的前沿基础科学研究,它能推动和带动一系列相关科学技术进步。
2020年12月17日,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,其携带1731克月球土壤样品,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,实现了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“回”。这是人类40多年后再次采集月壤,也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成功采集月球土壤的国家。
迄今,国家航天局已完成四批152份共计53625.7毫克的月球土壤样品发放,有33家科研单位的98位申请人通过申请。第五批月球土壤样品正完成评审,后续按程序发放。中科院、教育部、自然资源部、中核集团等多个单位获批承担月球土壤样品研究工作,国外科学家、留学生也参加了联合研究。目前已在岩浆分异、太空风化、氦﹣3气体以及生物能转化等方面取得最新成果,对认识月球起源与演化,探寻月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实现“零能耗”的地外环境和生命支持系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。我国将通过后续嫦娥六号、七号、八号任务,进一步开展月球相关资源勘查、科学研究和科研站技术验证,促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;计划在2030年前,建成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。
其它相关空间矿物资讯(下列均可点击 进入链接):
—— 青阳非金属矿研究院的科研人员 多维视角 关注矿物科学、产业和相关新型技术
全文下载链接 https://doi.org/10.1021/acsearthspacechem.2c00091
该文图文摘要上引用了屈原《天问》中的诗句,并采用英语中受人喜爱的十四行诗风格对应作了英译,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国际文化交流,展示了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融合的科学情怀
第六届(世界)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
本届 青阳论坛 已经列入 国际 “矿物2022”活动之一,“矿物2022”是联合国(教科文组织)“国际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年(IYBSSD2022)”批准的系列活动之一。
‘Mineralogy 2022’ will be a worldwide celebration of mineralogy to highlight its importance in our everyday lives.
Approved by UNESCO, it is part of the ‘International Year of Basic Scien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’ (IYBSSD2022).
重要:摘要 投稿 2022年9月30日 22:00 截止 (也可以不投摘要,直接联系 各分会召集人 安排报告;2022年9月30日 前)。
点击进入 会议报名注册和服务系统 扫码或识码进入 会议报名注册和服务系统

第六届(世界)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
(暨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 2022年会)
The 6th World Forum on Industrial Minerals (WFIM-6)
Theme: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Non-metallic Mineral Industry of High-quality
(第一轮预通知)
Qing Yang (Jiu Hua Shan), Chi Zhou City, China
日期:2022年11月5日(星期六)至 8日(星期二)
November 5-8, 2022
会议语言: 中/英语